針灸科三病房
發布時間:
2018-11-25 08:24
來源:
針灸科三病房
2022.11
一、科室概況
針灸科三病房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mdash;—腦病???、省中醫藥管理局針灸???、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風病專病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臨床路徑眼肌麻痹臨床路徑牽頭單位,是我院針灸臨床研究的重點科室,科室力量雄厚,診療技術精湛,是集醫療、科研、教學于一體的神經內科治療???。編制床位60張,醫護人員22名,博士生導師1名,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7名,住院醫師2名,博士后2名,博士6名,碩士5名。
目前,本科室已形成了“針灸-中藥-康復”結合,“藥物治療-非藥物療法-心理治療”同步的治療特色。在繼承應用針灸、中藥等傳統中醫方法治療腦血管?。X梗死、腦出血)、腦外傷后綜合征、脊髓損傷、眼肌麻痹、延髓麻痹、癡呆、面癱、失眠、抑郁、焦慮、多發性硬化、帕金森病、格林-巴利、三叉神經痛、偏頭痛、眩暈、頸椎病、腰椎病等優勢病種的基礎上,又引進國內外的先進康復理念和治療設備,將通過對病人的綜合調理,幫助其盡快擺脫疾病困擾,提高生活質量、達到生活自理、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年收治患者1000余人次,治療有效率高達99%。
科室醫療、教學、科研同步發展,科研成果豐碩,獲得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省政府二等獎5項,省政府三等獎1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EI索引4篇,SCI索引4篇),承擔國家級課題2項,其他各級課題38項,參與國家規劃教材編寫11部,參編著作10余部。承擔《神經病學》、《神經定位診斷學》、《針灸學》、《針灸治療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培養博士研究生26名,碩士研究生108名。
科室成立之初,就確定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管理和醫療服務水平為工作重點。”本著對醫學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以誠待人,精益求精,努力創造良好的醫德醫風和就醫環境,力求為每一病人提供高質量、高水平、規范化、個性化的全面治療。
二、診療范圍
1、腦?。耗X出血、腦梗死、腦外傷綜合征、蛛網膜下腔出血、腦炎導致的肢體癱瘓、失語等。
2、脊髓損傷:脊髓外傷、脊髓炎、脊髓腫瘤、脊髓空洞癥所致的運動、感覺、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尿潴留和尿失禁等。
3、周圍神經損傷:面神經炎、多顱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病、橈神經麻痹、尺神經麻痹、腓總神經麻痹、格林-巴利等。
4、癡呆: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病、混合性癡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酒精中毒性腦病等。
5、疼痛性疾?。浩^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枕神經痛、臂叢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
6、頸、腰椎?。侯i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腰扭傷等。
7、睡眠障礙:失眠、抑郁、焦慮、發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不寧腿綜合征等。
8、疑難?。貉奂÷楸?、延髓麻痹、面肌痙攣、眩暈、多發硬化、帕金森病、發作性睡病、運動神經元病、多系統萎縮等。
三、醫療特色
目前,本科室已形成了“針灸-中藥-康復”相結合,“藥物治療-非藥物療法與心理治療同步”的治療特色。
我科室采用的先進特色療法有:
特色1屈-伸肌交替低頻穴位電刺激療法提出“屈-伸肌交替法治療上肢運動功能障礙”新療法,并先后研制出三代屈-伸肌交替低頻穴位電治療儀,實現關節有序運動,居國內先進水平。相關成果已獲得省政府二等獎2項。
特色2針灸康復結合療法采用頭穴叢刺方法結合康復技術的療法,是對頭穴叢刺法的繼承,發展與創新,突出體現了中風動態治療方法的優勢,將針灸治療學與神經康復學有機結合,最大程度地降低中風后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并抑制病人的異?;謴湍J?,預防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為中風的康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特色3良肢位電體針對于偏癱患者的針刺,我們結合康復良肢位的理念,患者在良肢體位下針刺治療,有利于預防和控制患者異常模式的出現。
特色4睡眠中心科室設有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睡眠中心,由睡眠門診、睡眠監測中控室及睡眠監測室三部分組成。主要針對各類睡眠障礙,如失眠癥、發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不寧腿綜合征、RBD、焦慮癥、抑郁癥、軀體化障礙的監測及治療。中心開展多導睡眠監測(PSG)、便攜式睡眠呼吸監測、多次小睡試驗、醒覺維持試驗、PSG-PAP等多種監測項目,科學準確診斷睡眠相關疾病。結合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及中醫針灸、中藥等方式綜合治療失眠。睡眠中心旨在利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和方案,實現睡眠障礙相關疾病的精準化診治,為廣大患者的健康睡眠保駕護航。
特色5調督走罐法中風患者由于長期臥床,腰背機能差,肌張力高,以至于好多下肢肌力應該能站立行走的患者無法站立,故我們應用后背部走罐的方法疏經通絡,增強軀干肌的肌力,緩解張力,以助于患者站立行走,提高其生活能力。
特色6溫針灸對于中風后二便功能障礙、肢體寒涼的患者,我們除了在局部針刺外,還在針上加灸,具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的作用,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特色7頭穴叢刺長留針間斷行針法于致順教授根據古人記載和大量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提出了“針場”假說。并根據“針場”理論,提出了新的頭穴分區和刺激方法---“于氏頭針”。目前,于氏頭針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并對中風病的治療起到了顯著的積極作用。
特色8項針療法此療法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一課題經過多年的臨床與神經生物學基礎研究,找到了治療真性延髓麻痹的有效針刺方案,增加了延髓麻痹這一頑疾的治療方法,完善了針灸治療學理論,填補了疑難神經疾病治療領域的不足,發揮了中醫藥尤其是針灸方法在現代醫療領域的獨特作用。
專家簡介
王東巖,副院長、教授,主任醫師,神經病學教研室副主任、醫學博士,康復工程學博士后,博士生研究生導師、中共黨員。省衛生系統優秀中青年專家,省青年五四獎章、市青年科技獎、首批校青年名中醫培養對象、校級教學名師獲得者。1994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1年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得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康復。擅長應用傳統針灸、中藥及現代康復醫學方法和手段,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各種類型癱瘓、失眠、癡呆及疼痛。
學術地位:
國家重點??颇X病??坪髠鋷ь^人,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病中風病專病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針灸學科后備帶頭人,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省重點專業針灸推拿學專業負責人,國醫大師孫申田教授學術繼承人。中國針灸學會腦病科學專業委員會及睡眠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中西醫結合腦病分會主任委員,黑龍江省針灸學會副會長。
教學科研:
先后承擔、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博士后科研啟動基金等38項科研課題。在國內首先采用表面肌電信號(sEMG)對上肢運動功能損傷進行量化評價,提出“原絡通經針法”,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合作研制出“屈-伸肌交替刺激儀”、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電針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重癥的關鍵技術創新與臨床應用”、“針灸促進腦損傷康復的方案優化及相關研究”等科研成果獲獎34項。其中,獲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三等獎2項,黑龍江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10余篇,其中EI收錄4篇,SCI收錄4篇。主編《中西醫結合睡眠醫學概要》、《腦血管病康復評定與治療》等論著4部,并主編國家規劃教材《神經定位診斷學》、《神經病學》,參與編寫《經絡腧穴學》(副主編)、《針灸學》(副主編)、《中醫養生方法學》(副主編)等15部教材的編寫。
主治病癥:
腦梗死、腦出血、腦炎后偏癱失語、吞咽困難;脊髓病、周圍神經損傷后肢體癱、面癱、尿便障礙;各種類型失眠、眩暈、頭痛、慢性腦供血不足、耳聾耳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擅長應用傳統中醫、中藥及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睡眠障礙、及各種疼痛性疾病。業務水平精湛,對工作一絲不茍,對患者認真負責。秉承“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竭誠為每一位患者診治,解除病痛。
王春霞,針灸三科、哈南分院針灸科四病房主任,副主任醫師,針灸推拿學博士,國醫大師段富津教授學術繼承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颇X病??泼貢?。
學術地位:
在醫療、教學、科研方面同步發展,2006年開始從事針灸臨床工作,2007年開始教學工作,先后承擔《針灸學》、《針灸治療學》、《神經病學》、《神經定位診斷學》教學任務,對針灸推拿學本科、本碩連讀七年制學生進行授課,臨床帶教本科生、研究生、進修人員500余名??蒲谐晒T果累累,主持省級科研課題1項,主持參與廳局級課題10余項,出版著作6部,主編著作1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在中醫中藥、針灸臨床治療等方面均有獨到心得,基礎理論扎實,臨床經驗豐富,科研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態度和藹,全心全意對待每一位患者。
社會兼職: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中西醫結合腦病分會副主任委員
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睡眠醫學分會副會長
中國睡眠研究會東北睡眠工作委員會委員
黑龍江省針灸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
黑龍江省康復醫學會眼球運動障礙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風病防治協同創新共同體委員
黑龍江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
黑龍江省康復醫學會睡眠障礙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醫藥教育促進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
世界中聯中醫手法專業委員會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主治病癥:擅長針灸、中藥和康復方法綜合治療中風?。X梗死、腦出血)、延髓麻痹、癡呆(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目偏視(眼肌麻痹)、痿?。顾钃p傷、脊髓炎)、腦外傷綜合征、面癱(面神經炎)、失眠、眩暈、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頭痛、帕金森病、尿潴留、神經性耳鳴、耳聾等神經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
武文鵬,針灸三科、哈南分院針灸科四病房副主任,針灸學博士,中西醫結合學博士后
國醫大師孫申田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專心于臨床工作,每年診療人數超2萬人次。
現任黑龍江省醫師學會針灸臨床專業委員會委員
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會臨床中藥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協會中西醫結合腦病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中醫藥研究存進會疑難雜癥委員會理事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治未病委員會理事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睡眠學科委員
世界中聯中醫手法專業委員會理事
成果榮耀:
主持參加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于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參編發表著作8部。博士畢業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學術論文。榮獲黑龍江省高校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黑龍江省博士后經費資助三等獎,黑龍江省衛生新技術應用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連續多年被評為院“十佳青年醫師”“先進個人”。
擅長領域:
擅長使用針灸結合中藥方法治療腦出血、腦梗塞、高血壓病、腦供血不足、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言語障礙、視物重影、視野缺損、尿潴留、尿失禁、便秘、格林巴利、延髓麻痹、外傷截癱、面神經炎、偏頭痛、眩暈,耳聾、耳鳴、慢性疲勞綜合征、植物功能失調、癲癇、頸椎病、腰椎病、肩關節周圍炎、帕金森病、脊髓炎、特發性震顫、帶狀皰疹后遺癥、更年期綜合征、失眠、高脂血癥、呃逆、周圍神經損傷、老年性癡呆等多種疾病。
董旭,針灸三科、哈南分院針灸科四病房副主任,主治醫師,針灸推拿學博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學科秘書。針灸推拿學院神經病學教研室教學秘書。
學術兼職:
中國針灸學會會員
世界中聯中醫手法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睡眠科學分會委員
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醫學分會委員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中西醫結合腦病分會常務委員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針灸專業委員會委員
成果稱號: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規劃教材-《神經病學》編委。
《神經病學》、《神經定位診斷學》課程骨干教師。
先后多次評為優秀教師、十佳青年教師。
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第2名),主持黑龍江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1項,校級課題1項,參研省級、廳局級課題10余項。發表SCI及國家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
獲中國針灸學會科技進步獎1項,黑龍江省醫療衛生新技術應用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黑龍江省中醫新技術應用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擅長領域:
擅長針灸、中藥和康復方法綜合治療中風?。X梗死、腦出血)、延髓麻痹、癡呆(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目偏視(眼肌麻痹)、痿?。顾钃p傷、脊髓炎)、腦外傷綜合征、面癱(面神經炎)、失眠、眩暈、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頭痛、帕金森病、尿潴留、神經性耳鳴、耳聾等神經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主要見于以下癥狀:偏癱、截癱、口眼歪斜、視物雙影、腰痛、頸椎病、肢體麻木、肩痛、失眠、眩暈、耳鳴、耳聾、頭痛、面痛、震顫、二便障礙、言語不利、記憶力減退、單純性肥胖等病癥。在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痛經等有鮮明特色。
馮麗媛,主治醫師,碩士。
學術兼職:
中國針灸學會會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睡眠科學分會常務委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睡眠研究會極端環境與睡眠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黑龍江省慢病管理協會中西醫結合腦病分會常務委員
世界中聯中醫手法專業委員會理事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中西醫結合腦病分會常務委員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針灸專業委員會委員
成果稱號:
《中西醫結合睡眠醫學概要》副主編。
獲黑龍江省中醫新技術應用獎一等獎1項。
擅長領域:
擅長針灸、中藥綜合治療睡眠障礙、中風?。X梗死、腦出血)、延髓麻痹、癡呆(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目偏視(眼肌麻痹)、痿?。顾钃p傷、脊髓炎)、腦外傷綜合征、面癱(面神經炎)、失眠、眩暈、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頭痛、帕金森病、尿潴留、神經性耳鳴、耳聾等神經系統常見病及多發病。主要見于以下癥狀:偏癱、截癱、口眼歪斜、視物雙影、腰痛、頸椎病、肢體麻木、肩痛、失眠、眩暈、耳鳴、耳聾、頭痛、面痛、震顫、二便障礙、言語不利、記憶力減退、等病癥。
邢繼杰,女,主治醫師,醫學碩士,中共黨員。2012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取得碩士學位,同年就職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針灸三科。2015年于北京空軍總院睡眠中心進修學習。參與課題2項,參編著作3部,發表學術論文7篇。
學術兼職:
中國針灸學會會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睡眠科學分會委員
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醫學分會委員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中西醫結合腦病分會常務委員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針灸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領域:
從事臨床工作10余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運用針灸結合現代康復手段,治療腦梗死、腦出血,脊髓損傷,延髓麻痹,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頭痛、面癱等疾病。針藥結合治療失眠、打鼾等睡眠相關疾病。
吳迪,醫學碩士,主治醫師。國醫大師孫申田教授學術繼承人,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省慢病學會腦病分會秘書長。曾獲得市科技局獎項一項(針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發表學術論文3篇,著作2部。本人業務精湛,醫德高尚,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對待患者認真負責,本著“為了一切患者,為了患者的一切”的服務宗旨,竭誠為您診治,解除病痛,還您幸福的生活。
主治范圍:腦血管?。X梗死、腦出血等)各期康復、延髓麻痹、眩暈、頭痛、耳聾耳鳴、面神經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帶狀皰疹、頸腰椎病、脊髓損傷、尿便障礙、帕金森、失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崔乃松,主治醫師,本科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專業碩士,針灸推拿學博士。曾師從國醫大師孫申田教授,王東巖教授,唐強教授等多位醫學專家。
畢業參加工作8年,擅長針灸、中藥、康復結合,辨證論治,個體化治療。對神經內科疾病,骨傷科疾病,運動損傷等多種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田芃,主治醫師,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兼任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協會中西醫結合腦病分會秘書。
主治病癥:從事神經內科臨床,科研,教學一線7年,擅用針灸、中藥,通過中醫辨證論治治療中風病,眩暈,痹病,面癱,脊髓損傷,頭部內傷病,延髓麻痹,失眠,頭痛,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疾病。
宋晶,博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從事針灸推拿工作。
主治病癥:主要擅長通過針灸、中藥治療中風病、頸椎病、面癱、失眠等神經內科疾病。參與科研項目5項,發表論文10余篇,參與發表著作1部。
霍宏,主治醫師,針灸推拿學博士,兼任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協會張西醫結合腦病分會秘書、常務委員。參編論著2部,先后發表SCI及核心論文7篇。主持科研課題1項,參與科研課題研究多項。
主治病癥:擅長以針灸、中藥、中西醫結合等方式綜合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X出血、腦梗死),周圍神經系統疾?。姘c、帶狀皰疹、格林巴利綜合征),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眩暈、各類痛癥、頸腰椎疾患等。